其他

重塑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两张表

2018-01-29 刘诚燃 成于微言


银行的渊源


银行是所有金融服务业中最古老的机构,银行为何叫Bank?该单词来源于古法语单词banque和意大利语单词banca的意思均为“长凳”或“货币交易桌”。几个世纪前,世界上第一批银行家出现了,他们坐在桌旁或商业区的小商店进行钱币兑换活动,帮助那些来镇上旅行的外国人把外国货币兑换成当地货币,或是从事票据贴现业务,为商人提供营运资金,并从中收取手续费。

 

银行起源与古希腊和罗马,最早的银行家用大量的自有资金来完成货币兑换和借贷。后来,吸收存款、从有钱的顾客哪里获取临时担保贷款变成为银行重要的资金来源。然后,他们冒着极大的风险将贷款提供给商人、货主或地主等需要资金的客户。当然利率也不菲,从年利率6%到月利率48%不等。这就是银行最早的两项功能,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

 

渐渐的,银行业从文明古国希腊和罗马向外传导了欧洲西部和北部。随着15世纪、16世纪和17世纪陆地贸易路线的不断延伸,航海能力不断提高,世界商业中逐渐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欧洲及大不列颠群岛,在那里,银行业成为主要的行业,这一时期播下了工业革命的种子。工业革命离不开完善发达的金融系统,特别是采用机器化大生产之后,相应地需要扩张全球贸易来吸收工业产品,因此,需要新的支付信贷方式与之适应。在意大利美第奇银行(Medici bank)和德国霍切斯泰特银行(Hochstetter Bank)的带动下,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银行得到了迅速发展。

 

多年以前,欧洲人害怕因战争、偷盗或政府征用而失去财产,于是他们就把有价值的东西(比如金条、银条)交给银行保管,所以欧洲早期银行是专门从事保管业务的。那些在海上运输货物的商人发现,把别人支付的金子或银子带在身上是很危险的,因为可能会遇上海盗或风暴,放在银行里就安全多了。英国亨利八世和查尔斯一世统治时期,政府大肆收敛私人金银,人们把金银存入金匠商店,而金匠向这些顾客签发凭证卡以证明他们在这些商店存放的东西不久,因为比金银携带方便,危险又少,金匠凭证就作为货币开始流通。再后来,金匠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开立的凭证,居然具有货币的效力!他们抵抗不了诱惑,就开始开立“假凭证”。但是神奇的是,只要所有客户不是同一天来取黄金,“假凭证”就等同于“真凭证”。这就是现代银行中“准备金制度”的起源,也是“货币创造”机制的起源。

 

金匠同时也提供价值鉴定服务——现在我们称之为资产评估。顾客可以带来金、银、珠宝及其他贵重物品,请专家鉴定其真伪——现在许多银行仍然为顾客提供这种服务,现在来看,这种不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就是表外业务(中间业务)。

 

当然,假凭证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集中兑付会导致金匠破产。于是乎,现代中央银行逐步扮演了金匠的角色。银行将吸收的存款部分存放在中央银行,这笔资金形成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负债,对银行而言叫做“存款准备金”。

 

银行吸收的存款需要支付给储户利息,如果贷款放不掉,需要存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有一部分是必须要按照吸收存款的比例存在央行的,这部分叫做“法定存款准备金”,超出的部分叫做“超额存款准备金”。存在央行利息比较低,存放在同业相对利息要高一点,相对也比较安全,这就被称之为“存放同业”,交易对手行称之为“同业存放”。其他银行有时候急需钱放贷,主动借出去的被称之为“拆放同业”。

 

银行放出去的贷款不可能超过自有资金和吸收存款之和。偶尔,放贷款的钱不够,就需要向同业或者央行借。向同业借的钱,称之为“同业拆借”。向央行借的钱,称之为“再贷款”。


银行凭自身信用打个保票,就好比金匠开到凭证能流通一样,可以起到促进交易结算的作用,而银行在保票到期前不需要实际支付资金,这就形成了银行担保类表外业务。我们称保票为“银行承兑汇票”。客户拿着银票可以像钱一样支付给下家,下家如果等不到银票到期承兑,可以到银行换成钱,这就是“贴现”。银行也可以拿着贴现票据到另一家银行贴现,这就是“转贴现”,如果另一家银行是央行,我们称之为“再贴现”。转贴现到期前,如果不赎回,称之为“买断式转(再)贴现”,如果赎回,称之为“回购式转(再)贴现”。

 

客户有时候需要和国外的客户打交道,国内的银票国外又不认,那就开个“国际信用证”吧,银行拿到了停在港口的提货单,就放款给卖方在国外的开户行,客户给了银行垫付的钱,银行再把提货单给客户。国外的卖方也可以拿着信用证向本行申请贷款,这就是“贸易融资”。当然还有“国内信用证”、“保函”这样的担保类表外业务,道理都差不多,就是银行先不垫钱,到期后客户不付自己付。别人拿着这些“凭证”也放心,于是乎,各种贸易活动顺利开展。

 

银行需要识别自己的客户,要想在银行贷款,授信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银行授予客户一定的信用,相当于对客户提供了可以贷款的承诺,这好比信用卡未使用额度,意味着只要款还没有贷,在授信有效期内随时都可以贷到款。这些承诺有的是可随时无条件撤销的,有的因为签订了合同,收了承诺费,不触发一些条件不能撤销,这类业务统称为承诺业务。

 

传统的表内外业务无非也就这些。想当年,存款贷款的利率是固定的,两者之间的利差还不小,只要贷款放出去大部分能收回来,银行躺着挣钱,而不挣钱的银行肯定是放出去的贷款收不回来了,这叫做“不良贷款”。借款人说钱我是还不了了,只剩下些房子、股票了,银行想有总比没有好,我们把不良贷款置换掉吧,这就是银行的“抵债资产”。

 

银行说放贷款有风险,现在同业都不差钱,那就买点国债、和政金债吧,利率虽然不高,但是万一客户哪天集中提取存款,可以立即在二级市场卖掉。这种低风险的投资尽管能满足流动性的需求,但是利率太低,甚至可能和存款利率倒挂,于是银行投资逐步扩大为商业金融债、企业债、短融、中票等等。

 

债券的利率还是有限的,股票和房地产又不能直接投,但不要紧,什么信托计划、基金、券商、保险和银行的资管计划(资管产品)法律还是没有明令禁止投的。而且通过资管计划相互嵌套,监管又是银监、证监、保监,哪有那么多精力去看我最终投了什么资产,绕来绕去,最终还是变相向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两高一剩企业发放了贷款,只不过换了个马甲,将贷款变成了投资科目,不然怎么会有那么高的投资收益,当然这种高收益没经过风险调整,没有对预期损失计提拨备,没有或者很少对非预期损失计提资本。

 

表内投资显然会受到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的双重限制。但据说非保本理财可以不纳入表内。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是一个神奇的产品,股份制银行早年人少,地盘少,相同的利率吸金能力当然不如人多的国有大行和地广的农金机构。所以发明了一个“变相”提高存款利率吸收存款的“创新”产品,当时储户对这个新产品报着试试的态度,发现收益大多数时候比存款高,很快存款搬家去买理财,于是各行纷纷效仿,开发出琳琅满目的理财产品,监管部门按照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者原则,给理财产品打上了保本固定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非保本型3种标签。客观上讲,如果没有理财产品的热销,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没有这么快。

 

理财、理财,代客打理财富,本身应属于银行的金融资产服务类项目,只是用客户钱,帮客户投资而已,银行本身不应承担风险,怎么会有保本理财一说。但那个时候大家都不懂啊,银行和其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又不同,本身是个大资金池,又不能给理财资金编个二维码,放在银行都是混着用,银行本身有自营投资(负债端吸收存款、资产端对外投资),谁知道是帮你投资还是自己投资了,有时候就是弄个投资者看不懂的期权,资金实际自己使用。好在,银行为了能继续发售下一期理财产品,才没做出来“亏了算你的,赚了算我的”的举动,亏了前大不了再发一期理财把续上,这就是所谓的“刚性兑付”。不过这让老百姓产生了“理财无风险,利息比较高”的错误认识。

 

本来理财属于表外代理投融资业务,银行不承担风险,但现实中却变成了保本理财,这种兜底的表外业务银行承担了实质性信用风险,本来就应该纳入表内核算,计提拨备和资本。混乱的资管产品造成了中国特色的影子银行。保本理财也许随着大资管新规的正式发布而退出历史舞台,但银行可以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来创造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保本理财,们称之为“结构化存款”。100元客户存款中,95元投资本行存款,到期后本息正好能到100元,多出来的5元去买一个金融期权,赌对了可以小赚一笔,最坏的可能性就是亏个期权费,但仍然能够保本。

 

为了实现资产负债的匹配,传统的结算性同业存款难以满足银行流动性匹配的需求,大量的同业融入资金变成了流动性管理的工具,而原来的线上拆借、线下借款确定性不强,又受到同业融入不得超过总负债1/3的限制。幸好伟大的央妈批准了银行可以发行同业存单,本来是想将非标准化的同业融资转变为标准化的同业存单投资,可惜的是规模没控制好,连续四年大规模增长,导致洪水泛滥,于是银行多了几种玩法,发行短期的同业存单,投资他行长期的同业存单,这就是典型的流动性错配套利;还可以用自身的高评级发行低利率的同业存单,去买评级低的高利率同业存单,再借助于货币基金、同业理财的神助攻,于是大规模同业空转开始了,银行富余的资金除了投资债券和同业存单外,还有很多是投资了层层嵌套的各类资管计划,因此我们看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在近几年开始快速膨胀,空转的资金没有流入实体,造成了金融空前的虚假繁荣。。

 

党中央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2017年金稳委成立,2017年银监会开展“三三四十”专项检查,2017年银监会下发了大量补短板文件。经过一年的努力,银行业出现了积极变化:一是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已现端倪,在全年新增贷款12.6%的情况下,银行业总资产只增长8.7%。二是脱实向虚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商业银行同业资产负债自2010年来首次收缩,同业理财比年初净减少3.4万亿元。银行理财少增5万多亿元,通过“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少增约10万亿元。表外业务总规模增速逐月回落。三是风险合规经营意识得到加强,违法违规和监管套利大幅减少,经营行为趋于理性规范,100多家银行主动“缩表”。四是强监管严监管的态势基本形成,监管的震慑作用明显提升。

 

重塑资产负债表和表外业务两张表首次在2018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中被提到,这既是业务部门最害怕见到的,因为各种BUG被一一打上了补丁,各种东躲西藏变的无处可藏。却又是统计部门最希望看到的,再也不用为了在满足业务部门需求和表间校验关系之间而绞尽脑汁,再也不用和业务部门之间为数据往哪填而争的面红耳赤。

 

报表如何重塑,很简单,按照业务真实情况记录风险,坚决砍掉不能满足资本管理、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集中度风险、市场风险等监管指标要求的业务,向着监管鼓励的绿色信贷、普惠金融去发展,还我一套真实的1104报表。

 

不多说了,继续钻研博大精深的1104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